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校园广播 > 道行天地有形外 玄通万物无形中

道行天地有形外 玄通万物无形中

编者按:《老子》博大渊深,各个时代不同的学者对其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段若非先生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对《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通过汇编段若非先生对《老子》第一章和第六十章的解读能以飨读者。
 
道行天地有形外   玄通万物无形中
 
——《老子》第一章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是全书的导论,主旨是论道——大道之道,即贯通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的道。该章说明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阐明了道的基本特性,指明了道是观察和认识天地万物的总纲。
读懂第一章,首先须吃准该章中的五个字,即道、常、无、有、玄,这五个字是给客观存在的“道”的五个命名。道是全书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首领范畴,它统领全书的文字和思想,又贯通全书的文字和思想。
“常”是老子给道取的另外一个名字,《老子》第55章指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由于道的特性非常丰富,老子给道取了很多名字——除上述五个名字外,还有:大、小、朴、一、明、母、谷神、玄牝、众甫、恍惚、自然、大象、无极等等,每一个名字代表道的某种特性。“常”这个名字,代表道的永恒性。“无”和“有”是一对范畴,两者表达的是“道”的内涵。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一无一有谓之道;《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这个名字,表达的是客观存在的“道”的基本特性,即本原性和周行性。
“玄”是老子给道取的又一个名字,代表道的玄妙性、隐秘性、不可言传性,即我们平常说的“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吃准了道、常、无、有、玄五个字后,我们就可以考察第一章的思想内容了。
老子在第一章中表达的思想,依照原文次序,分而论之,计有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客观存在的“道”,不可道,不可名,可自悟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名词,是指客观存在的道,“可道”是可以叙说之意,“常”字不是第三个“道”的形容词,而是名词,是“道”的别名。“非常道”的意思是说,叙说出来的道,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个“道”。“名,可名,非常名。”联系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作为客观存在的“道”的名,是可以这样命名的。但是,这个名还是不能作为客观存在的“道”的名。为什么?因为“道”的特性非常丰富,一个名,即使像道这样表达“道”的基本特性的名,也远远不能表达“道”的全部特性——例如道的客观性、本原性、周行性、无限性、唯一性、恍惚性、玄妙性、隐秘性、虚无性、柔弱性、超然性、主导性、绝对性、实用性等等。所以,老子在写下了“名,可名”后,紧接着又写下了“非常名”。“非常名”,这里的“常”字不是名的形容词,而是名词,是道的别名,意思是说,这个名字不能作为“常”(即客观存在的“道”)的名。诸多注释把“常”当作名的形容词,将“名,可名,非常名”解释为“道”是可以命名的,但这个名,不是永恒的名。我不采用这种解释。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解读,以承认确有“永恒的名”为前提。但是,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除了“道”是永恒的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命名是人的主观作为,人类的存在尚且不是永恒的,怎么会有“永恒的名”呢?总之,道是可以叙说的,但是,叙说出来的道,不是作为常即客观存在的那个“道”;客观存在的“道”是可以命名的,但是,这个名并不能作为“常”即客观存在的道的名。在这个意义上,“道”是不可叙说的,是不可命名的。所以,老子又说,对于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庄子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为什么?原因有三:1.一般说来,语言和代表语言的文字与它的表述的对象之间,是有很长很长距离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2.特殊地说,作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内涵极其丰富,又处于“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25章)的运动之中,更是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3.作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玄而又玄”,更增加了语言文字表达的难度。所以,老子原来没有打算写一本论道的书,只是在辞去史官归隐西去的途中,过函谷关时,在镇关司令尹喜的殷切而盛情的请求下,才写下了这样一本论道的书。因此,老子在论道的开头,写下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告诉读者,他写下的论道五千言,只是在极为有限的意义上,触及到“道”的本体,距离“道”体本身,还很远很远,不要以为从文字上弄懂了就得道了。因此,不要停留在字面上,应该透过这些文字去体悟道的真谛和奥义。因而比较懂得老子之道的王弼提出了读老的方法:“因言以得意,得意可忘言。”此言甚切。综上所述,概而言之:“道”,不可道,不可名,可自悟。
怎样读老解老,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有的释家以庄解老(林语堂),有的释家以佛解老(南怀瑾),有的释家以黑解老(冯友兰),有的释家以王解老(王蒙)。我十分尊重并完全承认这些名家解老的价值,而且我从阅读他们的解老著作中,获得不少教益,但我还是认为,读懂老子玄文宏论的基本方法应是——
以老解老,自得其道;
破解虚无,大彻大悟。
 
第二个要点是,道是天地万物即宇宙的本原
 
我们先讨论相关文字的断句问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历来注家有两种断句。前一种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后一种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从后一种断句。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老子》书中,无与有是两个基本范畴,是一对核心范畴,全书的思想内容围绕无与有(即道)而展开,在第一章中将“无”与“有”作为独立的范畴“断”出,就与全书的整体思想协调一致了。此外,将无与有“断”出,也与下文“常无”、“常有”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文意直接衔接。
合理的断句确定下来,就可以讨论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实质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话可以解读为“无”是“天地之始”的名字,“有”是“万物之母”的名字;也可解读为“天地之始”是“无”的名字,“万物之母”是“有”的名字。无论哪种解读,都可以理解为“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那么,“无”与“有”是什么关系呢?老子在第40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进一步解释曰:“凡有皆始于无”。根据这个原理,可将以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无(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或“无(道)是天地万物之母”。这句话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表达就是:道是天地万物即宇宙的本原。
 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千世界,天地万物或曰宇宙,从何而来?这是人类探讨世界奥秘的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因而也是最根本最玄妙最难解的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老子第一个明确提出并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子超凡智慧的光芒,永远照亮着人类探索前进的道路。如同歌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结论在先证明在后一样,我们有理由将老子关于道(无)生天地万物的学说,称为老子伟大猜想(之所以加上“伟大”一词,因为老子回答的不是某个数学难题,而是世界终极问题)。老子的伟大猜想,远远超越了凡人思维所能理解的水平。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位德国杰出学者尤利斯•葛尔读了《老子》,为老子思想之远大深邃、学说之惊世骇俗所深深震撼,在1910年写下了这样的话:“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一百年后,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于2010年9月出版《伟大的设计》一书,周密地详尽地论证了宇宙从无中产生的结论。2011年5月16日霍金接受英国《卫报》记者专访,又重申了宇宙自然而然地从无中产生的观点。至此,老子的伟大猜想,已为霍金所证明。老子正如史学大师范文澜所言,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
 
第三个要点是,道的基本特性是永远处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周行不殆的运行中
 
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处的“欲”是主语,代人,人之欲,人探索未知的欲望即好奇心。“观”是谓语,观什么呢?观“其”(宾语)。“其”代什么呢?凭藉介词“故”字,我们有理由连结上文求解,这个“解”就是:“其”代的是“天地万物”,可简称为“万物”,因为“万物”可以包括“天地”。怎样观呢?老子在第16章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高度虚静状态中,观天地万物,可以洞悉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看得更深,更远。从无中看到有,从有中看到无。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此意用老子的哲学语言表达就是:“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第65章)物为“有”,其反则是“无”。“徼”(音叫)字既能准确地表达老子所要表达的深意,又可与“妙”字押韵,是老子精心选择的一个字。读懂这句话,关键是弄清楚“徼”这个字的涵义。诸多注家将“徼”字解作“边际”,但是,老子此处是在论道,而道是无限,无边无际,将“徼”释为“边际”,与老子的哲学体系是不相容的。近代学者马叙伦在《老子校诂》中指出:“徼当作?。《说文》:‘?,空也。’”这一训诂成果,是一个重要贡献,对于正确理解第一章,具有关键意义。空即无,确认了这个关节点,上述老子的话就不难理解了。它的意思是,从无的维度看,天地万物是从无到有,很玄妙;从有的维度看,天地万物是从有到无,亦很玄妙。老子告诉我们,从无的维度、又从有的维度,观察天地万物,它们统统处在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周行不殆的永恒过程之中。这正是老子在第25章所描写的道和它的基本特性:“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老子在数万汉字中,选择“道”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说文》释道为:“道者,径路也。”径路即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即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老子谓之“周行”。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10 www.qhdx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Powered
主办单位:青海大学党委宣传部 ICP备案编号:青ICP备10201142号-1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qhu.edu.cn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邮编:810016